电子邮箱  
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更多内容关注公众号
白银市场价格走势分析(20页报告)
联系电话:13699799697(微信) | 联系电话:13699799697(微信)佚名 | 发布时间: 2025-08-08 | 19 次浏览 | 分享到:



本文为节选内容
如需更多报告,联系客服






扫码阅读报告,或联系13699799697(微信)





◼ 白银具有很高的延展性,导热、导电性能好。白银,即银,因其色白,故称白银,与黄金相对。多用其作货币及装饰品。古代做通货时称白银。纯白银颜色白,掺有杂质金属光泽,质软,掺有杂质后变硬,颜色呈灰、红色。纯白银比重为10.5,熔点960.5℃,导电性能佳,溶于硝酸、硫酸中。银是古代发现的金属之一。银在自然界中虽然也有单质存在,但绝大部分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银具有很高的延展性,因此可以碾压成只有0.3微米厚的透明箔,1克重的银粒就可以拉成约两公里长的细丝。银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在金属中名列前茅。

◼ 含银矿物通常与铅矿、锌矿、铜矿等伴生。自然界银矿物或含银矿物种类繁多,它们除独立呈粗粒单晶存在,嵌布于脉石矿物中外,还有与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等呈细微的连晶出现,也有呈分散状态赋存于上述矿物之中。中国共生银矿以银铅锌矿为多,其保有储量占银矿储量的64.3%。伴生银矿主要产在铅锌矿(占伴生银矿储量的44%)和铜矿(占伴生银矿储量的31.6%)中。与银共生或伴生的除了铅锌和铜外,还有锡矿、金矿,以及多金属矿等。

◼ 金融属性为主。白银的稀有性使白银具备金融属性。银在自然界的含量很低,仅比黄金平均高约20~30 倍。世界上最早的白银货币出现在地中海地区;而中国古代最早的白银货币是战国时期的银贝和银铲。1870年之前美欧多采用金银复本位制,当时白银具有较强的货币属性,随着1930年代中国成为最后一个放弃银本位制度的经济体,白银成为只具有储备属性的金属。20世纪80年代中期白银不再作为官方储备后,白银的金融属性被进一步削弱。不过作为贵金属的一种,白银的内在价值使其仍然具有投资需求。

◼ 工业属性为辅。白银同黄金相比具有更强的工业属性,其价格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也更为密切。白银质地柔软,拥有良好的柔韧性与延展性,同时拥有较高的感光性和光反射性,还是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的金属。白银出色的导电性特征让其在高质量、高性能的电气触点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工业中主要应用于电子电力、银钎焊合金材料、摄影胶片以及光伏等。

◼ 从历史数据来看,黄金和白银的价格走势总体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在经济不稳定或通货膨胀预期上升时,投资者往往会将资金转向黄金和白银等贵金属,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 1968年以来,金银比合计出现过4次峰值:

◼ 第一次金银比峰值发生在苏联解体前夕,最高达100.8。

➢ 1991年2月,苏联解体前夕,全球政治格局剧烈变化,市场避险情绪高涨,资金涌入黄金避险,

➢ 苏联为为获取外汇,大规模抛售白银储备,导致银价暴跌,金银比快速扩大。

➢ 1990 年 8 月至 1991 年 3 月,美国经济陷入了历时 8 个月的衰退,原因包括90年代初日本经济泡沫破裂,第三次石油危机等推高通胀,抑制了消费和投资,白银工业需求因此承压。

◼ 避险情绪减弱,美国经济复苏叠加互联网发展驱动修复。苏联解体后,全球政治不确定性降低,资金由黄金市场中流出,叠加美国经济从 1991 年衰退中复苏,互联网、电子通信技术爆发,白银在半导体、传感器、光伏电池(早期应用)等领域的需求激增。

◼ 第二次金银比峰值发生在2003年6月,最高达81.9。

➢ 互联网泡沫破裂,美国经济衰退,电子、摄影等行业对白银的工业需求骤降,白银库存积压严重,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的白银库存达到历史高位,导致白银价格反弹乏力。

➢ 9・11” 事件后市场避险需求高涨,推动黄金价格稳步上涨。

◼ 中国入世后带动电子元器件出口增长,光伏需求快速增长,美国经济出现复苏趋势,白银需求增加。

◼ 第三次金银比达到峰值为2008年9月,最高达82.9。

➢ 雷曼兄弟银行破产,美国次贷危机失控,投资者恐慌性抛售风险资产,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相对抗跌,而白银因工业需求萎缩(制造业 PMI 跌至 36.2 的历史低点)跌幅更大。

➢ 美联储初期降息未能有效缓解市场恐慌,黄金与白银价格分化加剧。

◼ 2008 年 11 月美联储QE落地,市场流动性改善,投机资金回流,叠加中国“四万亿” 刺激政策带动基建与电子制造业复苏,白银涨幅超过黄金。

◼ 第四次银币达到峰值为2020年3月,最高达123.5。

➢ 2020年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发酵,美股连续熔断,商品暴跌,光伏装机量因供应链中断增速放缓至 15%,白银在电子、电池中的需求同比减少 12%。

◼ 2021年新能源需求占比提升,较 2020 年提升 10 个百分点;全球制造业补偿性增长,PMI升至 58.3,中国出口同比增长29.9%;叠加秘鲁、墨西哥矿山因品位下降和环保政策,产量仅恢复至事件前的 90%,白银供需双强,金银比修复至67左右。

图片


◼ 历史看,每次金银比走高主要受全球衰退预期影响,政府救市释放流动性,白银价格开启暴涨。四次金银比上升共同的逻辑都是伴随着危机推升金价快速走高,银价达到阶段性底部,随后政府救市释放天量流动性,以白银上涨的方式完成修复。即危机缓解+流动性改善/经济预期改善共同构成白银补涨条件。

◼ 2025年特朗普政府进行关税战,市场对未来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金银比最高达到104。5月,中美达成阶段性框架协议,衰退预期修复,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暗示15个月内可能大幅降息,低利率预期进一步推动资金从黄金向白银轮动,白银/铂金等低估贵金属迎来补涨。

◼ 前四次金银比见顶回落幅度都超过40%,目前金银比仅修复13%至93左右,假设按金价3400美元/金衡盎司计算,金银比修复至60左右,对应银价为57美元/金衡盎司,较当前仍有56%的上涨空间。

图片


×加入会员,享受更多优惠
×左边广告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