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更多内容关注公众号
未来交通:飞行汽车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瓶颈(附20页报告)
联系电话:13699799697(微信) | 联系电话:13699799697(微信)佚名 | 发布时间: 2025-11-02 | 2 次浏览 | 分享到:

本文为节选内容

如需更多报告,联系客服

或扫码获取报告

一、存在问题

1、规则问题

飞行汽车作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使用形态时,从空中飞行的角度,应进行适航审定认证,包括航空飞行器设计的型号合格证和航空飞行器制造的生产许可证,还有单机适航证等;从交通运行管理角度,涉及空域管理和空中行驶规则,包括航线的制定、事故责任划分以及空中执法手段等一系列问题。作为地面汽车使用形态时,从道路行驶的角度,应有机动车出厂合格证,满足汽车道路行驶的安全性技术标准。现有航空飞行器或汽车的相关管理规则没有考虑飞行汽车的新技术应用,难以直接套用于飞行汽车这一新型交通运载工具,需要研究和制定相应的法规标准和监管体系。同时,缺少相关联的驾驶人认证规则,在驾驶培训体系上较大空白。监管部门缺少对于飞行汽车的驾驶人监管规则,现有驾驶人管理体系没有囊括飞行汽车的驾驶人资质管理。在数据安全规则上,飞行汽车在飞行过程中收集用户隐私数据缺少法规监管,对用户隐私权造成侵害。

2、市场问题

飞行汽车发展面临作为新生事物和颠覆性技术推广应用的市场问题。飞行汽车应用推广涉及低空智能交通以及立体智慧交通的基础设施、运营模式、经济成本、用户体验以及公众的接受程度。飞行汽车作为新生事物和颠覆性新技术的应用,将和历史上汽车刚出现时面临的处境类似。19世纪汽车刚刚问世时被视为洪水猛兽,美国人把汽车称为“魔鬼的车”,欧

洲报纸刊登汽车爆炸的漫画恫吓人们不要乘坐汽车,英国甚至在1858年专门制定实施“红旗法”来限制汽车的使用,成为世界上最早的道路交通法规。新生事物终究是有强大生命力的,汽车终究代替了马车成为人类的主要交通工具。飞行汽车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态,目前还面临规则和技术等诸多瓶颈的情况下,飞行汽车的应用宜先载物后载人。低空物流是飞行汽车当前示范应用的最佳场景,既可以实现大规模应用,对安全性等的要求又相对较低。低空物流应用过程中积累的数据和经验将为飞行汽车提高安全性提供重要的基础。载人示范应用,先从应急救援、娱乐体验等专业特种领域开始,然后走向大众运输领域,理论上是一个比较合适的载人示范应用途径。

3、技术问题

飞行汽车发展面临载荷航程、智能驾驶和适航安全等技术问题。无论是仅具飞行功能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飞行汽车还是具备陆空两栖功能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飞行汽车,本质上均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目前典型的垂直起降飞行器为直升机,采用单旋翼且旋翼直径大,导致空间需求大、噪声高,无法满足在城市上空高密度使用要求,且大规模使用成本高昂。飞行汽车采用电动化分布式推进,可有效简化传动结构,降低成本;多旋翼或多涵道风扇分布式推进则可大幅减小推进系统尺寸,降低噪声,提高推进效能并保证安全冗余度。相对于传统直升机,飞行汽车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冗余度高、噪声低、成本低和推进效率高等优点,但也需要解决电动化面临的载荷小、航程短、电安全、热安全、氢安全等瓶颈问题。作为面向低空智能交通和三维立体智慧交通的大众化交通运载工具,飞行汽车还需要解决高密度飞行智能无人驾驶等关键技术问题。

二、关键瓶颈

1 、载荷航程

飞行汽车作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载荷应大于100kg、航程应大于100km。载荷小、航程短,成为飞行汽车走向实用化首先必须突破的关键瓶颈。飞行汽车按载荷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大类,轻型飞行汽车的有效载荷为100~200kg,可乘坐1~2人,中型飞行汽车的有效载荷为300~500kg,可乘坐4~5人,重型飞行汽车的有效载荷则可达1000kg以上。飞行汽车若用于城市内或城乡间载物或出行,航程需要100km左右;若是希望应用于城际间载物或出行等应用场景,航程需要大于500km。在同样的动力功率和有效载荷下,垂直起降飞行器航程选小于固定翼飞行器。飞行汽车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采用的新能源动力系统功率密度低,对于动力电池来说是比能量低,载荷小航程短问题更加突出。当前主流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已经达到500km以上,但其动力电池用于载1~2人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续航时间可能只有20分钟左右。载荷航程问题成为载物/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飞行汽车走向实用化首先必须突破的关键瓶颈。同时,在电池瓶颈完全突破前,应积极探索基于现有硬件条件下的能跑能飞、多跑少飞等多模态运载技术,扩充飞行汽车高航程应用场景。

2、智能驾驶

先载物后载人飞行汽车,是低空智能无人驾驶航空的主导载体。复杂气象、高密度飞行等的安全性问题,是飞行汽车智能驾驶面临的主要瓶颈。低空飞行安全性是飞行汽车性能的核心,就像汽车智能驾驶技术有潜力减少汽车事故一样,低空飞行智能驾驶技术将有效提高飞行汽车的安全性。优步发布的《城市空中交通白皮书》认为飞行汽车将比传统汽车更安全,通用飞机每乘客公里死亡人数即致死率是私人驾驶车辆的2倍,而飞行汽车通过分布式推进和辅助智能驾驶,可将该比率至少降至通用飞机的 1/4,即飞行汽车的安全性可提高至私人驾驶车辆的2倍。飞行汽车在起降时会接近地面、建筑物和人员,虽可能有空域限制并需注意其他飞行汽车或低空飞行器,但总体上飞行汽车低空飞行智能驾驶技术所面临的障碍环境没有地面行驶汽车复杂。与汽车智能无人驾驶技术相同,飞行汽车低空飞行智能驾驶功能主要包括感知、决策和控制3个部分。但气象环境严重影响低空飞行的安全性,低空气象环境的感知、决策与控制以及在遇到不确定情况或错误时,飞行汽车无法像地面行驶汽车一样停在路边,必须提供短期恢复模式确保安全降落停靠,这是飞行汽车低空智能驾驶技术面临的最主要挑战。

3、适航安全

适航安全是民用航空器安全性的核心保障,是民用航空器在预期的使用环境和使用限制内运行时的安全性物理完整性,是出于政府对民众利益保护需要规定的安全底线。飞行汽车作为新型电动、智能航空器,所涉及的电安全、热安全、智能驾驶安全问题,对于航空适航安全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目前关于电机、电池等关键部件以及电动化系统的安全性设计和适航性研究非常欠缺。现有车规级电动化系统要达到航规级安全性要求,还需要做大量工作。低空飞行安全性是飞行汽车的核心性能,飞行汽车的智能驾驶适航安全,对于航空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加入会员,享受更多优惠
×左边广告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