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更多内容关注公众号
未来能源:固态电池正极与负极分析(40页报告)
联系电话:13699799697(微信) | 联系电话:13699799697(微信)佚名 | 发布时间: 2025-09-14 | 9 次浏览 | 分享到:



本文为节选内容

如需更多报告,联系客服


或扫码获取更多报告


固态电池正极:高镍三元为中短期方案,富锂锰基加快开发

• 中短期内高镍三元体系是主流方案。目前,固态电池正极开发主要集中在高镍三元正极、镍锰酸锂、富锂锰基等路线。其中高镍三元正极凭借能量密度高、倍率性能好、商业化程度高等优势,成为当前主流正极材料体系。富锂锰基、镍锰酸锂等材料高能量密度优势突出,未来有广阔应用前景。目前,容百科技正就富锂锰基进行吨级验证,当升科技在进行5V尖晶石镍锰酸锂正极样品验证。

• 当升科技、容百科技等产业化布局领先。大多数三元正极企业均拥有高镍三元产品布局,其中容百科技、当升科技等均已经实现对固态电池企业的出货。厦钨新能、振华新材、长远锂科、贝特瑞等正极企业也有固态电池材料布局。此外,宁夏汉尧、巴斯夫杉杉、华友钴业等企业也积极布局富锂锰基等新型正极材料。

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目前仍以三元高镍正极为主,其中传统优势企业容百科技、当升科技等在固态电池客户开拓方面依旧处于领先地位。未来,富锂锰基、镍锰酸锂等材料有望成为重要技术路线,但目前大多处于吨级送样阶段。

图片


固态电池负极:掺硅体系为中短期主流方案,锂金属具备长期空间

• 硅基负极或成为固态电池负极材料中短期主要解决方案。固态电池的负极材料主要包括石墨、硅负极、合金负极、金属锂等。硅理论比容量高达4200mAh/g,是石墨类负极的十倍以上,其优势在于:1)电位低、克容量高,能量密度高;2)地壳中含量高,理论成本低;未来其有望成为中短期重要的负极材料方案。

• 长期来看,金属锂有望在固态电池负极实现应用。金属锂理论克容量高、电极电位低,是固态电池的理想负极材料。但目前产业化还存在挑战:金属锂电化学活性高,影响负极和电解质的利用率;锂金属在循环过程中容易出现枝晶生长的问题,从而影响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 硅基负极方面,贝特瑞、杉杉股份、翔丰华、璞泰来等已经初步量产硅碳负极等产品。金属锂负极方面,赣锋锂业、天齐锂业、英联股份、天铁科技等积极进行产业布局。

中短期来看,硅基负极依托其能量密度较高、技术相对成熟等优势,将成为固态电池的主流负极方案;企业硅负极扩张产能预计在2025年开始陆续大规模投放,其中贝特瑞等企业布局相对领域。长期来看,锂金属依托能量密度高的优势将成为固态电池重要技术路线,锂资源领域企业在该细分领域布局领先。



×加入会员,享受更多优惠
×左边广告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