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更多内容关注公众号
未来能源:固态电池产业链相关公司分析(40页报告)
联系电话:13699799697(微信) | 联系电话:13699799697(微信)佚名 | 发布时间: 2025-09-14 | 11 次浏览 | 分享到:



本文为节选内容

如需更多报告,联系客服


或扫码获取更多报告



一、三祥新材


◼ 公司介绍: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锆系、镁系和先进陶瓷系三大业务板块。产品主要涵盖电熔锆、纳米氧化锆、金属锆、氧氯化锆、铸

改新材料、单晶电熔铝、锆基非晶合金(液态金属)、镁铝合金、先进陶瓷等160多个品种。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核能、冶金、化工、电子通讯、新能源、光伏、建筑、医疗及汽车等领域,业务遍及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 业绩: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10.54/0.76亿元,同比-2.41%/-4.38%,主要由于行业竞争压力较大,传统领域需求受到冲击,2025年高端产品核级锆放量将带来显著改善,公司2025-2027年股权激励考核目标为净利润1.5/2.2/3.0亿元。

◼ 现有产能:公司目前拥有电熔氧化锆实际产能26000吨;工业级海绵锆产能5000吨,包括核级海绵锆1300吨;氧氯化锆项目2万吨。

◼ 投资亮点:

➢ 公司积极布局锆基材料在固态电解质领域的发展和利用:

➢ 在氧化物固态电解质路线:公司已完成送样供下游客户组装成固态电池进行相关性能测试,目前已完成中试线设计,正在进行相应设备配套工作。

➢ 在卤化物固态电解质路线:公司已建设锆基氯化物材料制备工艺小试开发线,初步通过客户验证,目前锆基氯化物已向下游固态电池工厂实现小批量供货。

二、有研新材

◼ 公司介绍: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电磁光医”四大板块,产品有电子薄膜及贵金属材料、稀土材料、红外光学及光电材料、生物医

用材料等。

◼ 业绩: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91.46/1.48亿元,同比-15.49%/-34.78%, 2025Q1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

18.40/0.67亿元,同比大幅改善。

◼ 产能:公司昌平基地靶材年产能30000块,德州新基地靶材现年产能20000块,25年公司靶材整体年产能达到73000块。

◼ 投资亮点:

◼ 半导体产能25年预计达产,一季度盈利明显改善,叠加公司减持稀土业务股权,业绩增长潜力巨大。

◼ 公司研发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处于有一定突破后的小试阶段,同时配合国内外客户进行验证或小批量供货。

三、厦钨新能


◼ 公司介绍:公司主营业务为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钴酸锂、NCM三元材料、氢能材料、磷酸铁锂。

◼ 业绩: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132.97/4.94亿元,同比-23.19%/-6.33%, 2025Q1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29.77/1.17亿元,同比-9.77%/+4.84% 。

◼ 市场地位:钴酸锂市占率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2024 年国内钴酸锂产量为 9.39 万吨,同比增长 18.8%,全球市占率约 93%。公司凭借高电压钴酸锂的产品优势,实现销量4.62万吨。

◼ 投资亮点:

◼ 公司固态电池材料包括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及固态正极等。凭借母公司厦门钨业在粉体冶炼和气相反应技术沉淀,公司CVD法制备硫化锂竞争优势显著,产品纯度高、成本低。

◼ 公司研发的新型正极材料NL材料降低钴、镍金属用量依赖,大幅提升正极性能的同时降本,目前逐步导入头部客户,市场空间巨大。

四、灵鸽科技

提供前端物料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精准赋能固态行业:公司主要业务为浆料产线解决方案、材料产线解决方案以及物料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公司长期深耕锂电、化工、橡塑食品等领域,锂电领域不断配合新技术发展,配合研发固态电池产线物料自动化处理系统,完整系统预计价值量为2000万元/GWh。2025年2月,公司官方公众号披露已拿到某头部电池厂商硫化物固态电池固相混料系统订单、以及某固态电解质企业的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全自动计量配料系统订单,未来随固态电池产业持续发展,公司产品有望提升产线效率,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五、纳科诺尔


研发干法电极设备,价值量大幅提升,助力公司业绩成长:2023年公司与清研电子成立合资公司清研纳科进行干法电极设备研发生产与销售,其中研发销售统一通过清研纳科,制造由邢台总部纳科诺尔生产。传统湿法设备700万/gwh,干法设备2000-3000万/gwh,未来预计和湿法辊压+涂布的价值量接近,25年底预计负极干法率先量产,正极干法预计26年有所突破,未来渗透率持续提升,同时公司后续也会生产等静压设备满足固态电池相关发展需求。

六、远航精密

远航精密作为专业从事电池精密导体材料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其核心产品镍带/镍箔、精密结构件及FPC(柔性电路板)主要应用于新能源电池、消费电子、航天航空领域、储能、氢能等领域。为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公司正重点布局固态电池超薄材料技术,致力于研发厚度≤10μm的镍铜/镍铝层状复合材料,以满足固态电池铁基集流体的技术要求,目前公司采用"从上往下"的轧制压薄工艺开展研发工作。随着固态电池市场需求的逐步释放,公司的技术储备为其赢得了先发优势,但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仍需时日。


×加入会员,享受更多优惠
×左边广告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