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更多内容关注公众号
未来能源:全固态电池将在2030年大规模利用(附40页报告)
联系电话:13699799697(微信) | 联系电话:13699799697(微信)佚名 | 发布时间: 2025-09-14 | 4 次浏览 | 分享到:



本文为节选内容

如需更多报告,联系客服


或扫码获取更多报告







◼ 宁德时代在2024年4月CIBF上表示2027年可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比亚迪电池CTO孙华军在2025年2月15日的CASIP年度会议上表示比亚迪的全固态电池将在2027年批量示范应用,2030年实现“固液同价”并大规模商用。

◼ 2025年2月25日的电动汽车百人会上,欧阳明高院士表示全固态电池预计在2027年实现批量装车,2030年实现大规模量产装车。

◼ 2027年小批量/示范性装车,2030年大规模商用已成为业界和学界共识和目标。

◼ 2025年5月17-18日,国轩高科首次发布金石全固态电池,宣布已建成首条0.2GWh中试线,核心设备100%国产化,已开启装车路测。


目前包括比亚迪在内的多家车企密集公布全固态电池装车时间表,主流车企的固态电池装车时间集中在 2026-2030 年。多家车企计划于 2027 年左右开始上市搭载全固态电池车。

◼ 2024 年尤其是下半年以来主流电池厂商密集公布其在固态电池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技术突破。

◼ 具体来看,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赣锋锂电、辉能科技等专注于固态电池的国内初创企业已经率先实现半固态电池的量产。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太蓝新能源等电池初创企业普遍计划将于 2027 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而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中创新航等国内主流电池厂商则聚焦于全固态电池,这些企业均计划将于 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

◼ 相对于国内企业率先量产半固态电池,海外企业聚焦于全固态电池。LGES、SK On、三 星 SDI 等韩国主流电池厂商,以及 Quantum Scape、Solid Power 等美国电池初创企业, 计划于 2026 年-2030 年期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

◼ 高端车型:半固态已实现落地应用,为后续全固态奠定应用基础。

◼ 半固态电池已经实现应用落地。目前多家车企布局固态电池车型,包括比亚迪、上汽、宝马、奔驰等,且半固态电池已经实现上车应用,从目前部分搭载半固态电池的车型来看,基本集中在车型级别在C级,售价在30万元区间的高端车型。

◼ 我们认为,由于高端车型对于成本相对敏感度低,未来从半固态到全固态电池的应用也有望率先在高端车型上展开;此外,半固态电池已经实现产业端落地,说明技术上在逐步成熟,为后续全固态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技术和应用基础,有望加速推进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

◼ 2025年3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该政策被业界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旨在全面提升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标准,并推动行业技术升级。

➢ 新规首次将“不起火、不爆炸”列为强制性标准,彻底取代旧版“热失控后5分钟内不起火”的“逃生时间”要求,强调电池需在热失控后至少2小时内无明火,且烟气温度不得超过80℃、CO浓度低于100ppm,确保乘员舱不受危害。

➢ 新增极端测试场景:

➢ 底部撞击测试:模拟托底或飞石冲击,用直径30mm钢球以150焦耳能量(等效50km/h车速撞击)连续冲击电池底部,要求无泄漏、无起火爆炸。

➢ 快充循环测试:电池需在完成300次快充循环(SOC 20%-80%)后仍通过外部短路测试,避免快充导致的锂枝晶生长隐患。

➢ 针刺测试强化:针刺速度范围缩小至0.1-1mm/s,更贴近真实失效场景

◼ 新规下,30%产能面临关停,合规电池系统成本将增加15%-20%,部分低端车型可能涨价或退市。二线电池企业改造成本超5亿元,行业集中度或提升至CR3(集中度)≥80%,固态电池量产计划加快退出。


◼ 5月16日至17日,国轩高科举办2025全球科技大会,发布金石全固态电池、G垣准固态电池等六款产品。

◼ 金石全固态电池:硫化物路线,建成中试线。2024年金石电池首次发布,2025年实现质的飞跃,目前金石全固态电池已建成首条0.2GWh中试线,核心设备100%国产化,已开启装车路测。

➢ 材料方面,硫化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提升60%,空气稳定性显著提高,正负极材料的克容量也实现较大突破。

➢ 设备方面,首条全固态实验线正式贯通,核心设备国产化率达100%,设计产能达0.2GWh,通过高精密涂布等关键技术,实现高达90%的良品率。历经365天极限验证,金石电池单体容量提升150%,预紧力下降90%,无惧针刺、热箱、外短、过充、挤压等严苛考验,安全性能全方位提升。

◼ G垣准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氧化物+聚合物路线,符合新规要求,建设产线12GWh。G垣准固态电池采用氧化物+聚合物的技术路线。国轩高科首次发布了G垣准固态电池,以300Wh/kg的能量密度,将纯电轿车的续航里程推至1000公里,同时固态化设计为电池穿上‘纳米级防弹衣’——即使3mm钢针穿刺,依然保持‘不起火、不爆炸’的绝对安全。目前国轩高科已规划建设12GWh准固态电池产线,“搭载G垣准固态电池的‘001’号样车总里程已经超过一万公里 ”。

◼ eVTOL,即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是一种无需依赖传统跑道,可以通过电力驱动实现垂直起降的飞行器,在城市交通、物流配送旅游、医疗救援、应急响应等领域,eVTOL可以发挥优势作用。

◼ 高性能、轻量化、安全性为eVTOL动力源的核心诉求。高性能电池是eVTOL实现长距离飞行的重要部件,同时轻量化有助于降低能耗以及提升性能,使得eVTOL的长距离表现更佳。目前eVTOL也是多家电池厂实现产品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以宁德时代为首的动力电池厂纷纷布局下游的应用落地。

固态电池由于其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续航、长寿命等特点,是下一次能源革命的关键节点,规模化量产后有望带动机器人、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等场景走向成熟。我们预计到2028年固态电池出货量有望突破百GW级别,2030年达到771GW,主要增量来自新能源汽车(682GW),储能(37GW),消费电子(27GW),低空经济(20GW),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2030-2040年固态电池增长的主要动力。


×加入会员,享受更多优惠
×左边广告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