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铜矿:全球长期资本开支压制增量,老矿品位下滑、
地缘风险上升使得存量难稳产
(一)铜矿总量:预计25/26/27 年铜矿供给增速2.0%/3.0%/1.0%,全球
长期增量难寻,存量不稳定性强
储量: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全球铜成矿带众多,大型和超大型铜矿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特提斯、冈瓦纳和古亚洲四大成矿域的14个主要铜成矿带中,其中以安第斯成矿带和中非铜钴矿带最为重要。安第斯成矿带贯穿南美洲西部的安第斯山脉,受新生代纳斯卡板块向南美板块俯冲引发大规模岩浆活动影响,形成了以斑岩型铜矿为主的巨型成矿带。中非铜钴矿带位于刚果(金)东南部-赞比亚北部,主要受新元古代裂谷及沉积作用影响,形成了巨型沉积岩型的铜钴矿带。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截至2024年,全球铜矿储量为98000万吨,主要集中在智利、澳大利亚、秘鲁等国。
产量: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20年以来,全球铜矿产量维持小幅增长,2024年达2300万吨,同比+1.8%,主要铜矿产量集中于智利、刚果金、秘鲁,三国合计铜矿产量占比达49%。据彭博、公司财报,从全球约450个铜矿项目的统计看,我们预计乐观情况下,2025、2026、2027年全球铜矿产量增量分别为56、128、47万吨,对应增速约2.5%、5.6%、1.9%。中性情况下,考虑增量项目有延期风险、海外存量项目有减量风险,预计2025、2026、2027年铜供给增速约为2.0%、3.0%、1.0%,低于2021-2024年的同比增速,2028年后增速明显低于1.0%。铜矿产量增长乏力的主因是经过超过10年的低资本开支,铜矿产业增量项目有限,兑现进展慢,存量由于品位下降、ESG风险上升,稳产压力大,整体产业供给脆弱性凸显。
据彭博,全球铜行业资本开支在2013年触顶后持续下滑,2024年铜行业资本开支923亿美元,较2013年高点1277亿美元仍有较大差距。考虑海外高通胀、铜矿品位下降、吨铜投资上升,实际资本开支急剧下降的趋势并未扭转。即使2020年以来,铜价保持历史高位,长期铜供给不足的担忧上升,但仍未带动实际铜资本开支明显增长。低资本开支背后反应出自然资源、经济性、ESG三大约束。
1. 勘探结果约束:2009年以来,主要铜矿探勘结果有限,约束长期铜矿绿地项目贡献增量
新大型矿资源的发现匮乏。据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铜矿从发现到生产平均需要16.9年,1990-2019年以来,一共224个主要铜矿被发现,但在2009-2019年只发现了16个,2015-2019年只有1个。
老矿品位下滑、开采深度加深、成本上升。南美等地铜矿开采时间长,品位下降问题严重,随着开采深度加深,需要开采矿石量上升,成本也增加。因目前一级市场铜资源高价,新矿勘探开发结果匮乏,未来铜矿增量更可能来源于老矿周边的再勘探开发。
打破自然约束的条件:目前难以看到快速解决铜矿资源勘探结果匮乏的方法,就矿找矿、挖掘棕地项目潜力成为矿企有性价比的选择。10年以上维度可关注海底挖矿、AI技术、低品位采选冶技术对提升勘探开发效率的可能。
2. 经济约束:投资高、不确定性高,宏观金属强周期性考验矿企投资择时、运营管理能力
尽管目前接近1万美元的铜价处于历史高位,但考虑地缘风险、通胀与基建等成本后,矿业公司对于铜矿投资仍持谨慎态度。具体而言,每吨铜资本开支持续上升,据AOTH统计,2000、2012年新铜矿的吨铜平均资本开支分别在 4000-5000、10000美元/吨。而海外矿企一般要求较高的内部投资回报率,若因自然灾害、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产量,则成本高企,利润堪忧。铜价受全球宏观波动影响大,而新铜矿开发周期约6-8年,鉴于2006-2016年铜行业周期供需错配经验,在周期高点投资意味着高负债、高成本,而兑现产量时间可能位于周期低点,对管理层而言,新投项目的风险高于收益,因此,优秀矿 企通常选择保持充足现金流,在周期底部投资开发或兼并低成本大型矿山。即使当金属价格因需求或流动性改善,出现阶段性高点时,矿企更愿意选择分红而非新项目投资。
打破经济约束的条件:对于西方矿企,据SMM,参考嘉能可数据,铜价或达1.5万美元才能刺激资本开支。对于中资企业,我们认为铜作为能源金属,全球能源转型推动铜需求持续增长,相对其他下游为传统行业、需求增长乏力的矿种开发,以及供给过剩的冶炼及制造类项目,9000美元的铜价下,铜矿项目的收益仍有吸引力,叠加资源保供战略,中资企业的扩张意愿更强。
3. ESG约束:资源民族主义强势,铜企难获增量、存量成本抬高,供应链风险不可
忽视铜矿资源集中于南美、非洲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矿业治理不完善、地缘风险高。经历长期低资本开支后,铜矿供需保持紧平衡,受资源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劳资纠纷等因素影响,海外铜矿的供应链稳定性存风险,加大铜价波动。
(二)重点项目分析:预计25 年4 项目增量超5 万吨,5 项目减量超4
万吨,关注第一量子Cobre Panama 的复产进度截至25年6月15日,据彭博、公司财报,从全球约450个铜矿项目的统计看,2025年全球铜矿增量超过5万吨的项目有Oyu Tolgoi、Mopani、Udokan、Las Bambas,减量超过4 万吨的项目有Grasberg 、Batu Hijau 、Collahuasi 、Antamina 、Kamoa-Kakula。
(三)重点区域分析:智利增产乏力,刚果金增产潜力高
1. 智利:品位下降,铜企资本开支不足制约稳产能力,关注矿企的融资能力变化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18年以来,智利铜矿产量逐步下降,2024年仅530万吨,全球占比23%,产量较2018年下降了53万吨,产量下降的主因是老矿的品位明显下降,铜企资本开支不足制约稳产能力。具体而言,目前运营的大部分铜矿山已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铜矿石品位下降,甚至一些矿山的开采正在从氧化矿转向硫化矿。由于处理硫化矿对水和能源的消耗更大,技术更复杂,成本也更高,因此需要更多的投资才能维持当前的产量和品质。展望未来,我们预计短期智利矿山老化与投资的问题被彻底解决难度较高,ESG风险持续,关注矿企的融资能力变化。
以智利铜矿龙头智利国家铜业(Codelco)为例,据公司官网、SMM,2009年以来智利国家铜业的铜矿品位逐步下降,2024年仅为0.64%,较高点的2010年下降0.21PCT,24年铜矿产量仅144万吨,较2018年下降36.4万吨。智利国家铜业作为国企,利润分配考虑更多的社会责任,而非单纯自身发展需求,公司对智利财政贡献/ EBITDA较高,尤其在国家税收承压时期,如2010、2021年,该比例分别达到81%、56%。偏低的留存利润制约了公司应对品位下滑的能力,维持性资本开支的不足使得矿山设备老化、生产效率及稳定性低,叠加干旱等极端天气、新能源金属投资分流影响,公司铜的产量下滑进一步给成本与利润带来压力,形成恶性循环。展望未来,尽管智利国家铜业提出2030年其铜矿产量目标为170万吨,但其资产负债率高企,24年末达77%,融资与偿债能力较弱,给提产目标带来不确定性。据Miningweekly,智利法规不允许国有矿山中接受私人资金,智利国家铜业正探索更多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如与Rio Tinto 和 BHP 达成协议,勘探新的潜在铜矿。
2. 秘鲁:社区关系缓和助力铜产量增长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秘鲁铜矿产量整体维持震荡增长趋势,2024年达260万吨,占全球比例为11%。前期不稳定的社区关系问题,抑制了矿企的投资意愿,新增项目少,预计未来随着秘鲁矿业ESG水平提升,铜产量有望恢复正常增长。以五矿资源的拉斯邦巴斯矿山(Las Bambas)为例,据公司财报、官方公众号,2021、2022年矿区堵路天数分别达到100、173天,铜产量持续下降。随着公司持续加强与社区的沟通合作,提升ESG,2023年3月后矿山物流保持稳定,产量回升,规划2025年达到36-40万吨,25Q1成本已回到全球前50%水平。
3. 刚果金:拥有优质资源的铜矿 后起之秀,长期具备良好扩产潜力,关注新增矿山的配套电力情况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刚果金依托品位高、成本低的优质铜矿的资源,刚果金的铜矿储量、产量快速增长,2024年分别达8000、330万吨,超过秘鲁成为全球第二大铜矿产地,参考表3,2025-2028年,刚果金铜矿增产空间超过35万吨。需要关注的是刚果金新矿山配套电力的建设情况。刚果金以水力发电为主,赞比亚等国电力进口为辅,据Enpower,电网的现有电力供应缺口估计为1000 MW,采矿公司通过依赖昂贵的柴油发电来弥补这一缺口。由于采矿活动的持续扩张,预计到2030年末,这一缺口将增加到2000 MW。
4. 中国:期待增储上产落地,缓和资源劣势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中国自然资源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的铜矿资源矿体较小、品位低且持续下降,2024年中国铜储量为4100万吨,而产量在2023-2024年连续下滑,2024年仅180万吨,占全球的8%。据工信部等发布的《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2024年精炼铜、铜加工材产量世界第一,分别约为1364万吨、2350万吨。到2027年,力争国内铜矿资源量增长5%—10%,推动国内资源增储上产,推进西藏、新疆、云南、黑龙江等重点地区铜矿资源基地建设,新建一批大中型铜矿山。参考表4,我们预计未来在政策支持下,国内铜矿资源将实现稳中有增。
5. 美国:关键矿产资源战略助力长期铜矿产量提升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美国铜开发协会,2024年,美国铜矿储量、产量分别为4700万吨、110万吨,其中核心产区亚利桑那州铜产量占美国的约70%。展望未来,预计美国对关键矿产资源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推动本土铜矿建设与美资矿企的海外扩张,但考虑到复杂的法律流程及ESG风险,美国铜矿新增产量落地时间较久。据白宫官网,2025年3月20日,特朗普签署提高美国关键矿产产能(包含铜)的行政令,为提升关键矿产产能提供资金、贷款和其他投资支持。例如,据SMM,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未开发铜矿之一的Resolution Copper项目,其因原住民纠纷、环评审批缓慢长期搁置开发。2025年5月27日,美国最高法院拒绝了原住民团体关于Resolution铜矿开发的上诉,6月,项目已获得了美国农业部的环境批准,预计投产后年产能达45万-50万吨铜,可满足美国约25%的铜需求。
二、再生铜:国内资源增长较慢、进口量下降,加剧铜元素供给紧张
据同花顺,2021年以来,全球及中国再生铜产量呈现小幅增长趋势。2024年,全球、中国再生铜的产量分别达458万吨、287万吨。《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曾提出:到2025年再生铜产量目标为400万吨。考虑到中国废旧金属积蓄量不足,回收处理产业链不成熟,预计短期国内再生铜产量难以实现快速增长,若铜精矿紧缺程度加剧,再生铜对铜元素的边际供给补充效果有限,难以压制铜价的上涨。
2025年3月以来,进口废铜下降加剧铜元素供给紧张。据海关总署,25M3-M5的中国当月废铜进口量分别为18.97、20.47、18.52万吨,同比-13%、-9%、-7%,结构上,美国进口占比快速下降。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美国货源贸易商接货意愿低迷,25M5中国从美国进口废铜数量仅1.4万吨,同比-66%,美国进口占比仅7.57%,同比下降13.01PCT。
三、冶炼:铜精矿供给不足,冶炼过剩恶化
据ICSG、同花顺,1998年以来,全球精铜产能保持增长趋势,2024年达3262万吨,铜冶炼属于产业链中供过于求的环节。如前文所述,我们预计2025年以后,铜精矿紧张加剧,铜冶炼厂的原料获取存在风险,2025年1-5月,中国精炼铜产能利用率均未超过81%,3月后铜精矿TC现货价均为负数,且负值加深,说明铜精矿紧缺程度上升。展望未来,Argus预计25年全球新增铜冶炼产能280万吨,其中125万吨来自中国,其余集中在刚果金、印度及印尼,这意味着铜冶炼环节的过剩程度将进一步恶化。
四、投资建议
铜作为能源金属,电力、新能源汽车等下游需求长期持续增长,而铜矿全球长期低资本开支压制增量,老矿品位下滑、地缘风险上升使得存量难稳产,我们认为全球铜矿产量增速已近拐点,美联储降息+中国稳内需,库存周期继续上行,应重视铜价弹性。
铜矿总量:预计25/26/27年铜矿供给增速2.0%/3.0%/1.0%,全球长期增量难寻,存量不稳定性强。据彭博、公司财报,从全球约450个铜矿项目的统计看,我们预计乐观情况下,2025、2026、2027年全球铜矿产量增量分别为56、128、47万吨,对应增速约2.5%、5.6%、1.9%。中性情况下,考虑增量项目有延期风险、海外存量项目有减量风险,预计2025、2026、2027年铜供给增速约为2.0%、3.0%、1.0%,低于2021-2024年的同比增速,2028年后增速明显低于1.0%。铜矿产量增长乏力的主因是经过超过10年的低资本开支,铜矿产业增量项目有限,兑现进展慢,存量由于品位下降、ESG风险上升,稳产压力大,整体产业供给脆弱性凸显。低资本开支背后反应出自然资源、经济性、ESG三大约束,勘探结果约束即2009年以来,主要铜矿探勘结果有限,约束长期铜矿绿地项目贡献增量,经济约束即投资高、不确定性高,宏观金属强周期性考验矿企投资择时、运营管理能力,ESG约束体现为资源民族主义强势,铜企难获增量、存量成本抬高,供应链风险不可忽视。
重点项目分析:预计25年4项目增量超5万吨,5项目减量超4万吨,关注第一量子Cobre Panama的复产进度。截至25年6月15日,据彭博、公司财报,从全球约450个铜矿项目的统计看,2025年全球铜矿增量超过5万吨的项目有Oyu Tolgoi、Mopani、Udokan、Las Bambas,减量超过4万吨的项目有Grasberg 、Batu Hijau、Collahuasi、Antamina、Kamoa-Kakula。
重点区域分析:智利增产乏力,刚果金增产潜力高。(1)智利:以智利铜矿龙头智利国家铜业(Codelco)为代表,老矿品位下降,铜企资本开支不足制约稳产能力,展望未来,我们预计短期智利矿山老化与投资的问题被彻底解决难度较高,ESG风险持续,关注矿企的融资能力变化。(2)秘鲁:前期不稳定的社区关系问题,抑制了矿企的投资意愿,新增项目少,预计未来随着秘鲁矿业ESG水平提升,铜产量有望恢复正常增长,关注五矿资源的拉斯邦巴斯矿山(Las Bambas)。(3)刚果金:依托品位高、成本低的优质铜矿的资源,刚果金的铜矿储量、产量快速增长,属于拥有优质资源的铜矿后起之秀,长期具备良好扩产潜力,关注新增矿山的配套电力情况。(4)中国:期待政策支持推动增储上产落地,缓和资源劣势。(5)美国:关键矿产资源战略助力长期铜矿产量提升。
再生铜:国内资源增长较慢、进口量下降,加剧铜元素供给紧张。2021年以来,全球及中国再生铜产量呈现小幅增长趋势。考虑到中国废旧金属积蓄量不足,回收处理产业链不成熟,预计短期国内再生铜产量难以实现快速增长,若铜精矿紧缺程度加剧,再生铜对铜元素的边际供给补充效果有限,难以压制铜价的上涨。2025年3月以来,美国等进口废铜下降加剧铜元素供给紧张。
冶炼:铜精矿供给不足,冶炼过剩恶化。我们预计2025年以后,铜精矿紧张加剧,铜冶炼厂的原料获取存在风险,Argus预计25年全球新增铜冶炼产能280万吨,其中125万吨来自中国,其余集中在刚果金、印度及印尼,这意味着铜冶炼环节的过剩程度将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