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更多内容关注公众号
未来能源:固态电池市场7家企业分析(40页报告)
联系电话:13699799697(微信) | 联系电话:13699799697(微信)佚名 | 发布时间: 2025-09-14 | 10 次浏览 | 分享到:



本文为节选内容

如需更多报告,联系客服


或扫码获取更多报告



1、冠盛股份:聚合物领域积累深厚,储能用固态电池已实现商业化

公司布局固态电池作为第二成长曲线,商业化进展处于前列。冠盛股份成立于1985年,主营业务为汽车底盘系统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产品覆盖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汽车后市场领域的头部企业。近年来,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领域,并聚焦于固态电池并将其作为第二增长曲线。2024年,该公司与吉林东驰合资成立浙江冠盛东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启动半固态磷酸铁锂电池项目,计划2026年下半年投产,致力于推出循环次数更高,生命周期更长的半固态、准固态电池新品。

半固态磷酸铁锂交付,公司积极布局动力领域。目前公司半固态磷酸铁锂用于储能领域,交付产品的循环寿命在10000次以上,能量密度达170wh/kg,较传统储能液态电池循环寿命长1.5倍左右,安全性大幅提升。公司积极布局准固态产品,根据公司调研,目前其准固态产品已经可达到380-420wh/kg,用于动力电池领域。

2、纳科诺尔:固态电池核心设备标的

纳科诺尔成立于2000年,主业辊压机国内市占率位于前列。公司的主要产品为新能源电池极片辊压机, 2024年公司辊压机设备收入占比达93.56%。公司锂电池极片辊压设备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知名企业,行业市占率位于前列。受益于锂电扩产周期,2021-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速大幅提升,主业具有较强稳定性。

公司依托主业优势,前瞻布局干法电极、固态电池设备。2023年,公司与清华研究院在深圳合资成立公司清研纳科,针对固态电池、电极制备的工艺难点,发力干法电极、固态一体化设备。目前清研纳科已经发布多款干法电极设备,并给国内头部大厂供货。预计2025年下半年,其干法电极中试线有望投入生产。

3、 长阳科技:凭借成膜工艺积累,布局固态电池电解质膜

公司在锂电隔膜领域具有技术积累,与固态电池膜具有技术同源性。公司锂电隔膜产品已应用于动力、储能等多个场景,具有较为深厚的研发积累。固态电池同样需要使用电解质膜隔离正负极,并实现离子的自由穿透,与传统锂电隔膜在功能、结构上有一定相似性。同时,理想的电解质膜还需要化学稳定性、界面相容性和机械强度高等特点。

公司与中科院物理所合作,开发固态电池复合膜。公司2024年11月公告与中科院物理所签订《技术开发合同》,开发用于固态电池领域的复合膜。目前公司开发的多孔基膜已经给部分头部客户送样,并且该材料在液态、半固态、全固态电池领域具有普适性。若后续开发顺利,公司固态电池复合膜有望成为固态电池行业通用化的解决方案。

4、光华科技:干法工艺实现硫化锂高纯度低成本

光华科技成立于1980年,是先进的专业化学品服务商,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其主营业务涵盖高性能电子化学品、化学试剂、新能源材料及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等领域。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主要聚焦于固态电解质所需原料的研发与生产,如硫化物、氧化物等。

公司制备的硫化锂纯度达到99.9999%,远超行业标准99.99%,目前硫化锂相关固态电池材料产品产能为300吨/年,未来可根据市场需求扩产至3000吨/年。

公司通过干法工艺实现了硫化锂的低成本生产 。目前硫化锂成本占硫化物固态电池材料成本的71.6%,硫化锂降本成为硫化物固态电池量产道路上的关键议题。公司的“湿法提纯+气相沉积”的干法工艺与原材料自供能力齐发力,将硫化锂成本降低至20万元/吨,低于硫化物固态电池产业临界点50万元/吨,扩产后成本能进一步降低至10万元/吨。目前公司已经向清陶、蓝固、太蓝、卫蓝送样,还与国轩高科达成合作,共同研究固态电池循环利用体系。

5、赣锋锂业:氧化物陶瓷膜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公司逐步从上游原材料公司转型至电池材料。赣锋锂业成立于2000年,是世界领先的锂生态企业,拥有五大类逾40种锂化合物及金属锂产品的生产能力,是锂系列产品供应最齐全的制造商之一。主营业务为锂系列产品和锂电池及其材料,其中半固态电池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目前公司能量密度240-270Wh/kg的第一代固液混合锂电池已实现量产。2021年,第一代固液混合锂电池成功搭载于东风汽车旗下E70车型。

公司积极布局氧化物、硫化物路线。公司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合作研发固态氧化物电池。主要路线为GARNET 型和NASICON 型氧化物电解质粉体,目前年产能已经达到百吨至千吨级。根据公司公告,目前已经实现超薄氧化物电解质陶瓷膜试制,厚度达到50μm,室温离子电导达到0.6mS/cm。此外,第二代固态电池正处于研发阶段,其采用三元正极、固态隔膜和金属锂负极,能量密度可达400Wh/kg以上,循环寿命超700次。并开发出能量密度达500Wh/kg的样品,可通过200℃热箱与针刺等严苛测试。硫化物领域,公司自产优级硫化锂原料,纯度≥99.9%,并向行业提供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产品。

6、卫蓝新能源:半固态电池优势显著,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实现量产

卫蓝新能源成立于2016年,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固态电池产学研孵化企业,专注于固态锂离子电池领域。产品主要应用领域涵盖新能源汽车、储能、小动力三大部分。目前电池产品仍以半固态为主,主要电芯产品360Wh/kg高能量密度动力电芯已经于2023年6月交付给蔚来汽车。产能方面,公司合计电池产能28.2GWh/年,规划产能超过100GWh,客户涵盖钇威汽车、蔚来、三峡、海博思创、国电投等。

公司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上选择氧化物电解质。卫蓝新能源全固态电池采用的是高镍三元正极 + 硅碳负极 + 氧化物及聚合物复合电解质的方案,能量密度目标400Wh/Kg以上,2027年产能规划2GWh并实现量产装车。到2030年,有望把全固态电池的销售价格控制在0.5元/Wh以下。

7、 清陶能源:半固态电池领域领跑,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

清陶能源成立于2016年,是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策文团队领衔创办的高科技企业,专注于固态锂电池及其关键材料与生产装备的技术开发与产业化生产,产品覆盖新能源汽车、特种电源、高端数码等领域。公司第一代半固态电池采用“氧化物+聚合物”复合电解质方案,能量密度达368Wh/kg,搭载于上汽智己L6车型的电池包可支持1083公里续航,于2024年实现量产装车,目前公司已深度绑定上汽集团,并积极北汽、广汽等车企进行合作。

公司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上选择复合电解质方案,公司第二代半固态电池采用“氧化物+卤化物+聚合物”路线,电池液体含量将降至5%,计划于2025年推出;公司第三代全固态电池采用“高电压锰基正极+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含锂复合负极”技术方案, 计划于2027年量产,目标能量密度超500Wh/kg,成本较一代将降低40%。



×加入会员,享受更多优惠
×左边广告文本